中国多家银行宣布:这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!

图片

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:叶麦穗

编辑:包芳鸣

继“破净潮”之后,银行理财市场的又一动向引发市场关注。

近日,记者注意到,多家银行,包括国有大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等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,有的甚至不满一个运作周期。

对于提前终止运作的原因,相关公告表示“后续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”“避免因管理规模下降造成投资损失”等。不过有市场人士表示,主要还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及预期,导致投资人“用脚投票”。

比如,日照银行旗下的“黄海万利宝(20180104期)双季聚财半年定期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”在第五投资周期到期日提前终止了运作。

公告给出的理由是“避免因管理规模下降造成投资损失”。

此外, 浦发银行、渝农商理财、 盛京银行等多家银行系机构的理财产品,发布了提前终止的公告,2022年以来累计终止的理财产品数量达到10只。

仔细分析多数被终止的理财产品来自偏固收阵营。

由于今年全球央行齐齐收缩流动性,不少理财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收益。

对于银行理财提前终止的更深层次原因,有分析认为,进入理财净值化时代后,伴随今年股债市场剧烈震荡,部分理财产品投资业绩不及预期,净值波动较大,引起部分客户不满,理财公司面临较高的资金申赎压力,同时理财产品的管理规模下降后投资风险加大,性价比低,因此产品提前终止运作。

另外也有部分理财产品设置了终止条款、老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提前终止,或者私募理财产品的客户选择不再投资等原因。

从实际的情况来看,大额赎回确实存在。

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8月4日,已有29家理财子获批成立,27家理财子正式开业,其中理财子公司23家,中外合资理财公司4家。

理财子目前处于存续和在售期的理财产品合计共有9404只,其中工银理财、建信理财、中银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排在前三位,分别为1227只、911只、788只。

从产品期限来看,目前理财子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以中短期为主,T+0、6-12个月、1-3年占据8成,分别为770只、1753只、4833只;运作模式以封闭式净值型为主;风险等级以中低级为主。

中信证券的研报表示,资管新规发布以来,理财公司逐渐成为市场中坚力量。大型银行下设理财子公司承接其理财业务,银行自身回归传统信贷功能;中小银行未被授权设立理财子公司,理财产品到期后不得展期,理财业务萎缩。

从2018年12月至今,监管部门坚持“成熟一家,批准一家”原则,已批准29家理财公司筹建,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,而尚有理财产品存续的银行机构下降至近300家,理财市场已呈现出以理财公司为主、银行机构为辅的格局。

从产品类型看,理财子公司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主导,且存续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。

尽管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可能导致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,但这恰恰是考验各机构策略选择的最佳机会。

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,银行理财“真净值”时代,旧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有,理财净值波动加大。

真正回归“代客理财”的本质后,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,收益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,投资难度明显加大,理财投资者应选择投研实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,并尽量拉长投资周期,减少净值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。

推荐阅读